今年以来,偏关县委、县政府以贯彻林长制为抓手,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为重点,以科学绿化为遵循,坚持“增绿、提质、防灾、创新”四位一体,依托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工程项目,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“早”字当头,统筹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工作,推动国土绿化工作取得阶段性实效。截至目前,在黄河沿岸、长城沿线完成荒山造林2.1万亩,柠条灌木退化林修复5万亩,呈现出推进速度快、造林规模大、治理效果好的特点:
一是领导重视,财力保障。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、高位推动国土绿化工作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,把春季造林作为“一把手工程”加以推进。县委书记、县长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造林工作,在县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筹集2500余万元资金为国、省重点造林工程进行配套,着力打造黄河沿线精品造林工程。
二是科学布局,规划先行。偏关县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,结合《偏关县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总体规划》实施,围绕“绿化一条线,打造四个点,保护母亲河,建设新景观”的思路规划布局造林工程,以“黄河一号”“长城一号”旅游公路为轴线,以天翼、火路墩、画廊谷观景台和东长咀旅游示范村为节点,初步建成新旧工程衔接、片点面相结合约40公里长的生态廊道。
三是精心组织,高效推进。面对春季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造林时间紧迫的双重压力,偏关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勇于担当,主动作为,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造林绿化,精心组织春季造林绿化工作。县林业部门提前规划设计,落实地块,储备苗木,确定工队。县疾控、应急、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,严格人员点对点接送,做好复工复产保障。造林工队减少聚集、分散作业、多点开花,有序进行施工。
四是规模治理,绿富同兴。偏关县坚持以科技兴林为主导,依山系、按流域整体推进,连片实施,做到网带片点一体化,造林封育修复相结合。同时,将生态治理与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,通过造林务工,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,增加劳务收入1700余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