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最新动态>工作动态
辽宁:率先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在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再立新功
内容来源:三北局 2024-02-01 www.ayx.com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://www.gztrp.net/sbj.html


辽宁是我国沙漠化危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,全省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科尔沁沙地、辽河水系沿河沙地、辽东湾沿海沙地三大区域,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。6.6以来,

辽宁坚持全省统筹、上下联动、主动作为,率先打响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,全年林草部门完成建设任务301.9万亩,农业部门完成治理任务81.1万亩,水利部门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40万亩。

治沙路上辽宁永不停歇

辽宁省委、省政府坚持换人不换目标,换届不换蓝图,始终聚焦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,以三北工程建设为抓手,一届接着一届干,一张蓝图绘到底,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辽宁“三北”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,已完成了五期工程建设,累计投资29.5亿元,完成“三北”工程造林4224.15万亩。与2004年相比,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51万亩、下降18.4%,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88万亩、下降28%。根据气象资料显示,辽西北地区生态状况持续好转,改善了沈阳都市圈大气降尘量和沙尘天气,2020年降尘量和沙尘天数与2005-2008年平均值相比,分别下降32.5%和65.4%。2022年全省植被生态质量为近23年来最优。

辽宁省彰武县作为“三北”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,建造了我国首个樟子松引种固沙林,成功营造了宽2公里、长171公里的辽西北防护林带,向科尔沁腹地延伸了13公里,有效地阻止了科尔沁沙地的南侵趋势。在治沙实践中,涌现出以宋晓东、杨海清、马辉等为代表的一批治沙典型,凝聚出“矢志不移、永不退缩、默默无闻、甘于奉献”的彰武治沙精神。

这是满载汗水与辉煌的荣耀史,也是更高起点的全新开端。

先试先行锚定目标科学布局

“6.6”会议召开以来,辽宁省不等不靠、先试先行,在全国首个召开省级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,率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了《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(2023-2030年)》,承办了国家林草局主办的科尔沁、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片区会议,拉开了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的序幕。

立足实际,辽宁省以沙化土地治理为重点,划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区、沙地南缘阻击区、沿海沿河沙地治理区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区4个治理区,规划了8项重点任务23个项目。重点实施退化林修复427.96万亩、人工造林226.74万亩、封山育林76.5万亩、飞播造林160万亩、森林抚育87.25万亩、草原生态修复127.56万亩。

确立两步走战略目标。到2025 年,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取得显著成效,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高;2030年,全面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,荒漠化综合防治取得决定性进展,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。沙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80%以上,荒漠化林草用地植被综合盖度达到 70%以上,具备灌溉条件的沙化荒漠化耕地,农田防护林配置率不低于70%。

打造跨区域系统治理全国样板强化科技支撑助力

科尔沁沙地处在我国北方生态脊梁的南麓,是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的重要生态防线。辽宁坚决守住全省生态“北大门”,积极筹划了辽宁省科尔沁沙地南缘系统治理示范带。示范带涉及辽蒙边界沿线的8个县(市、区)72个乡(镇、街道、林场、管理区),东起铁岭市昌图县三江口镇,西至朝阳市凌源市小城子镇,全长1044公里,平均宽度11公里,面积11594平方公里。共申报建设任务623万亩,申请资金39亿元。力争用3-5年时间打造一个跨区域的科尔沁沙地系统治理示范样板,形成以局部示范带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全局胜利的工作格局。

辽宁大力发挥科技支撑、科技引领作用,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,举办了以“坚持科学治沙,推动三北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的三北工程科技支撑培训班,交流三北工程建设经验、探讨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新模式,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。同时,组织召开三北地区市县局长、业务人员参加的项目申报说明会议,统一、规范三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制标准。

征程万里风正劲,奋楫笃行正当时。辽宁正以意气风发的姿态、敢于胜利的决心向科尔沁沙地发起冲锋。绿意,终将在祖国北疆尽情流淌。(宣传处张欣瑞)


Baidu
map